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学科筑峰、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立院、人才建院、学科强院、服务促院、党建引领、特色兴院”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握新形势,紧扣主旋律,全院师生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推动学院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学院办学影响力、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呈现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秉持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强化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推进事业发展为中心、以党建融合业务为机制、以发挥先模作用为抓手、以研究结合实践为特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六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一核两驱”党建工程,以建设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以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为机制,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五年来,获批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得“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鲁东大学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烟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落户学院;2 个学生党支部获“鲁东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党员教师7人次成为“山东省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山东省优秀硕士生导师。“学讲研用”四位一体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经验和“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党建工作模式等多次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新进步。根据“整体把握、突出特色、强化重点、分类建设”的学科建设原则,学院注重学科的科学架构和顶层设计,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邀请张雷声、郭湛、王韶兴等近百位校外名家就项目申报、学术交流、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指导,激发教师的学术自觉。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思政课“金课”2门。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多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 30 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 CSSCI 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75 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8 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 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 项。

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新成效。坚持人才兴院、引育并举,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补充、特聘教授为辅助、学历学位层次高、学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新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4人;引进博士11人;引进中学优秀思政课教师2人。现有思政课专任教师84人,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有博士35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省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的教师13人次,鲁东大学最美教师2人。2人入选山东省高校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1人入选山东省百姓宣讲活动宣讲员,5人入选烟台市宣讲团成员。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提升。学院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注重过程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实行导师制,学术型硕士实行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教育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研究生教学、指导),导师是学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确保人才培训质量。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 100%,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 篇;学生首位在 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获全国教育硕士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共 6 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三等奖 1 项;研究生考取博士 9 名,就业率 95%。本科生获全省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8 项;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3 篇;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铜奖各 1 项,2021 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6 项,省级9项;全国“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平均分别为 35%、91%。

服务地方迈出新步伐。学院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通过理论宣传、社会培训、社区服务等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战略目标,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思想等研究,部分成果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参与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主题设计论证和实施方案讨论,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烟台职业学院德育部、烟台市莱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签订“双协同、双提升”协议,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以烟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为依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发表系列研究成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探索“学讲研用”四位一体党史学习教育的全域化模式,成立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理论宣讲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讲座,开展宣讲百余场,受众逾万人。师生党员多次前往毓西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中共党史、胶东红色文化和红色鲁东等内容进学校、进社区。“广秀志愿者协会”连续多年作为团中央重点团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甘肃、贵州等边远山区及省内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及当地省、市电视台宣传报道。(撰稿:杜美静 审核:邢亮)